协会二维码

新闻视点

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全生命周期建筑节能助力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

>

建筑领域是碳排放“大户”。统计数据显示,2020年全社会的碳排放总量约为98.8亿吨。在我国碳排放的四大领域工业、交通、建筑、能源中,建筑领域排放量约为39.5亿吨,占比40%。随着城镇化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,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,城乡建设领域消耗一次和二次能源碳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,占比也将逐步提高。

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势在必行。建筑节能应该是全生命周期的节能,不仅应建造更多的绿色建筑,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,还应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节约用能。绿色建造过程有着良好的节水、节材、减少污染等效果,正在大力推广。

 

大力提高节能水平

 

近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完成了2023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审查工作并进行公示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等6个民用建筑项目以及两个工业建筑项目在列。按照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,绿色建筑分为基本级、一星级、二星级、三星级4个等级,三星级绿色建筑节能水平更高。

推进绿色建筑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抓手。我国持续推进高品质绿色建筑建设,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

绿色建筑是在全生命周期内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、高效的使用空间,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。绿色建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,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体制机制的引领下,我们身边的绿色建筑越来越多。

在位于广州市的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,建设团队创新研发了“岭南绿色低碳校园设计及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”成套技术。项目技术总工程师白思敏介绍,他们通过优化建筑的形体、朝向、材料节能性能等,研发出适应地域气候的校园布局模式,形成有利于夏季及过渡季降温的“冷巷通风体系”,行人在校园里面行走最大风速可达1.1/秒,达到通风降碳的效果。同时,办公建筑过渡空间利用“气候腔”,在夏季和过渡季“气候腔”促进被动式通风;在冬季,“气候腔”顶部出风口关闭,形成集中的蓄热空间,配合建筑主动式调节室内热环境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节能降耗,建筑能耗指标相比标准值降低23.1%,可实现每年节电548万千瓦时。据介绍,建筑“气候腔”通风散热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既有建筑方面,我国大力推进节能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。改造老旧小区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,对节能的贡献也非常大。很多老旧小区楼外没有保温层,窗户密封不好,建筑本身会消耗过多能源。老旧小区改造增加楼房外墙保温层厚度,为居民家里装上密封性更好的中空塑钢窗。同时,给墙面及地下室顶板都加装保温层,形成封闭式保温体系。改造后,老旧小区居民家里冬天温度升高,夏天温度降低,减少了空调使用。经过节能改造的居住建筑,冬季的室内温度能提升35摄氏度,夏季能够降低23摄氏度,在提升居民居住舒适度的同时,也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,为居民节省了支出
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,我国还将继续推动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持续开展绿色建筑认定,不断提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,并通过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。

 

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

 

在建筑使用过程中,也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有待挖掘。建筑使用过程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,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。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%。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、太阳能热水系统、空气源电动热泵技术、多种余热利用等都是可选用的措施。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措施,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。

给建筑表面铺设光伏外墙,这样的外墙通常工作年限不低于25年。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新建公共机构建筑、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

雄安高铁站站房屋顶正是一个光伏发电项目。据了解,雄安高铁站站房屋顶两侧铺设1.77万块4.2万平方米多晶硅光伏组件,项目采用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模式,总装机容量6兆瓦,20201225日正式并网发电,每年可为雄安高铁站提供58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,年节约标煤18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,相当于植树12公顷。

大力推广“光储直柔”建筑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。国务院印发的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中明确,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,建设集光伏发电、储能、直流配电、柔性用电于一体的“光储直柔”建筑。科技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》中也明确,将研究光储直柔新型供配电系统基础理论、安全保护方法及相关标准。

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,是全球首个运行中的“光储直柔”建筑,已经平稳运行一年多时间。其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,节能减排效果显著,实现了建筑由能源消费者向生产者、存储者与调节者转变,使建筑成为一座“绿色发电厂”。

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建议,新建办公建筑、居住建筑可以将光储直柔系统设计纳入规划阶段,促进风电、光电消纳能力提升。再如,医院、学校类建筑对用电可靠性需求高,光储直柔系统具备独立运行能力,在外部电网失电情况下可根据用户需求,保障重要负荷一段时间内的连续供电。

 

推进绿色节能建造

 

建造过程中的节能,同样是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绿色建造的重要一环。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有很多,不仅能缩短工期、减少人工,还能减少建筑垃圾排放70%,节约木材60%,节约水泥砂浆55%,减少水资源消耗25%,大幅降低施工现场粉尘和噪声污染,提升建筑品质等。

用工程建设者的话说,装配式建筑是当下最“潮”的施工技术。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项目是一项重点推进工程,设计标准为二星绿色建筑,包含11栋住宅楼、2栋配套商业、1栋开闭站和地下车库,共有756套住房。所有预制构件均为预制构件厂加工生产,现场吊装安装,大幅降低施工噪声和建筑垃圾,对周围的影响降至最低。

不仅新建建筑能够采用装配式建造,对老旧房屋进行装配式装修也正逐步走进我们的视野。以某一套民居的内部重装为例,可以达到23天完工,速度提升50%以上,人工减少40%以上,现场干净利落,粉尘少,可有效减少碳排放,而且降低噪声,有效避免对邻居的干扰。

在新建建筑中进行装配式装修,节约集约效果更明显。仍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项目为例,房屋内全部采用全装配式装修,施工效率比传统装修提升30%以上,地面采用模块式快装采暖地面,墙面为快装轻质隔墙,通过在墙体上安装龙骨支架,将整体式装饰板挂在上面,墙面平整度大幅提高,更易于清洁。项目各种管线均隐藏在墙面装饰板里,装饰板在关键节点预留好位置,解决了维修的后顾之忧。
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,我国还将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建设力度,推广应用绿色建材,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。我国在建筑保温和节能技术方面,已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科技引领未来,与绿色建造相关的BIM软件技术平台、高端装备与测量传感器、建筑拆除及回收利用等“卡脖子”技术已实现突破,智能家居、线上服务、居家办公等数字家庭建设加速推进,装配式装修、建筑高效节能等实用技术将不断创新。

Copyright © 2011-2022 广州市建筑节能科技协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7561号